English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原来低能耗反渗透膜都应用到了这几个方面

原来低能耗反渗透膜都应用到了这几个方面

发布日期:2022-02-10


  低能耗反渗透膜技术具有净化效率高、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等优点,使得它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发展非常迅速,已经广泛应用于海水和苦咸水淡化、纯水和超纯水制备、工业或生活废水处理等领域。

  海水和苦咸水淡化

  膜法脱盐在过去的40年里,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获取饮用水的重要途径,为人类解决水资源问题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反渗透脱盐技术现在的应用主要有两大分支:海水淡化和苦咸水脱盐。

  反渗透海水淡化(SWRO)技术自上世纪70年代进入海水淡化市场后,发展十分迅速,现在已经占全世界淡化水总产量的44%,世界上将近80%的海水淡化装置都采用的是反渗透膜技术。

  21世纪初出现的能量回收技术使得反渗透膜技术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能量回收装置和脱盐/动力混合装置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能量使用效率。目前,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单位能耗已经降至3kWh/m3淡水以下。此外,新型反渗透膜组件的设计,例如大直径卷式膜组件以及碟管式反渗透膜(DTRO膜)等,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成本。

  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位于以色列的阿什克伦,其2008年的产水量为1.11×108m3,占到以色列全部需求量的13%,产水成本在同行业中最低。

  未来随着对大型反渗透系统各个阶段(预处理、反渗透、能量回收和后处理等)技术和系统设计方面的研究和优化的不断深入,反渗透脱盐在成本和能量利用效率方面的优势会更加的突出。

  苦咸水通常指水中总溶解性固体含量在1000mg/L至15000mg/L之间的水源。由于其较高的含盐量不适合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饮用,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含盐量低于500mg/L的水才适合人类饮用。目前,碟管式反渗透(DTRO)苦咸水淡化是利用苦咸水生产淡化水中最具竞争力的方法,有关碟管式反渗透苦咸水淡化装置的设计优化已经相对成熟。

  随着新制膜材料的发展以及成本的降低,反渗透膜技术已经逐渐成为脱盐产业中的主导,配合特定的预处理工艺以及膜系统设计,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含盐水质的淡化过程。

  纯水和超纯水的制备

  纯水和超纯水是现代工业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原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微电子、电力、化工和医药等领域。目前,利用反渗透膜技术生产超纯水的工艺已经很成熟,反渗透膜能够有效地降低水的电导率和其中总溶解性固体的含量,对大部分盐类成分的截留率超过95%,并且水通量大。

  另外,伴随着纯水制备工艺的不断进步,传统的阳阴离子交换工艺逐渐被反渗透系统取代,传统的混合离子交换则逐渐被电去离子(EDI)装置取代,最终发展成了反渗透(RO)-电去离子(EDI)脱盐系统,与传统方法相比,该系统具有出水质量高、连续生产、使用方便、无人值守、不用酸碱、不污染环境、占地面积小和运行经济等一系列优点,被称为“绿色”脱盐系统。

  污废水处理

  污废水资源化具有开发淡水资源与保护环境双重目的。除了脱盐与纯水的制备外,反渗透(RO)膜应用最多的就是在污废水处理领域,而且绝大多数是对废水的深度处理,所以往往还要结合其他的预处理工艺。最近,科威特建立起17418m3/h规模的超大型反渗透装置用于污废水回用。此外,反渗透也开始应用于水中微量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一些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以及一些工业生产废水的处理,例如制药废水、石油化工废水和炼钢废水等领域。

  低能耗反渗透膜在应用到这些领域时,主要是通过电荷斥力和空间排阻作用来移除水中的这些化合物,然而废水中各种杂质含量较多,膜表面容易形成沉积层,造成膜性能的急剧下降,所以膜污染和预处理系统设计将会是反渗透系统在应用到这些领域时应该重点关注的方面。
  • 免责声明
  • 隐私保护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20 浙江易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7005741号-1.